> 文章列表 > “论道齐鸳翼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论道齐鸳翼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论道齐鸳翼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论道齐鸳翼”出自唐代皇甫曾的《春和杜相公移入长兴宅。

“论道齐鸳翼”全诗

《春和杜相公移入长兴宅,奉呈诸宰执》

唐代 皇甫曾

欲向幽偏适,还从绝地移。

秦官鼎食贵,尧世土阶卑。

戟户槐阴满,书窗竹叶垂。

才分午夜漏,遥隔万年枝。

北阙深恩在,东林远梦知。

日斜门掩映,山远树参差。

论道齐鸳翼,题诗忆凤池。

从公亦何幸,长与珮声随。

《春和杜相公移入长兴宅,奉呈诸宰执》皇甫曾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春和杜相公移入长兴宅,奉呈诸宰执》是唐代皇甫曾创作的一首诗词。这首诗词描述了杜相公春天搬迁到长兴宅邸的情景,向宰执们呈献。

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:

欲向幽偏适,还从绝地移。

秦官鼎食贵,尧世土阶卑。

戟户槐阴满,书窗竹叶垂。

才分午夜漏,遥隔万年枝。

北阙深恩在,东林远梦知。

日斜门掩映,山远树参差。

论道齐鸳翼,题诗忆凤池。

从公亦何幸,长与珮声随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以杜相公春天搬迁到长兴宅邸为主题,表达了诗人对杜相公的赞美和祝福之情。

诗的开头,诗人表示杜相公欲向幽静的地方迁居,离开繁忙的都市生活。他选择了一个绝地,意味着这个地方在众人眼中是荒凉偏僻的。然而,杜相公的选择却是明智的,因为他能够远离尘嚣,享受宁静。

接着,诗人通过对比,描绘了秦朝官员享受鼎食的富贵和尧时土阶卑贱的对比。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杜相公的赞美,认为他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,不受尘世贵贱之累。

诗的后半部分,诗人描绘了长兴宅邸的景象。戟户下的槐树遮满了阳光,书窗边的竹叶垂下来。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,展示了长兴宅邸的美丽和宁静。

诗的结尾,诗人提到了北阙的深恩和东林的远梦,表达了对杜相公的敬意和祝福。他还提到了题诗忆凤池,可能是指杜相公曾经在凤池写过诗歌,诗人对此保持了记忆和怀念。

整首诗词以杜相公搬迁到长兴宅邸为背景,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杜相公的赞美,展示了宁静和美丽的生活环境,表达了诗人对杜相公的敬佩和祝福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