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液质联用的原理

液质联用的原理

液质联用的原理

液质联用(HPLC-MS)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(HPLC)和质谱(MS)技术的分析手段。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:

1. **液相色谱分离** :

- 样品溶液通过一个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,不同成分根据其化学性质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,从而实现分离。

2. **质谱检测** :

- 分离后的化合物进入质谱仪的离子源,在离子源中被电离,产生带有一定电荷、质量数不同的离子。

- 这些离子随后进入质量分析器,根据它们在电磁场中的运动行为不同(即质荷比m/z不同),被分开。

- 经过质量分析器分开的离子随后被检测器接收,并记录下它们的质谱图。

3. **数据分析** :

- 质谱图包含了关于样品成分的重要信息,如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特征。

- 通过分析质谱图,可以确定样品的定性(识别化合物)和定量(确定浓度)信息。

液质联用技术因其高效、高灵敏度和能提供详细的分子结构信息,在药物分析、食品检测、环境监测等地方得到了广泛应用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液质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案例

液质联用与气质联用的主要区别

液质联用仪的组成和工作流程